5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题为《牛津大学肖天存:科技应用之路领跑者》的文章,采访报道了牛津大学无机化学系肖天存研究员,介绍了他在科技创新和创业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肖天存研究员同时也是西安交通大学-牛津大学催化国际联合实验室的学术带头人。
从实验室科学家到公司创始人
回顾过往,肖天存从未止步于基础化学和实验室规模的研究,而是将其开发的科学技术延伸到了工业应用。
1999年正在山东大学环境工程系担任实验室副主任的肖天存,得益于英国皇家学会的资助,成为牛津大学化学系的访问学者,与著名教授格林合作,希望找到一种在常温下制备氢气的催化剂。
期间,他试验了许多催化剂,直到2001年的一场“意外爆炸”让肖天存的努力有了突破。“那天,我把甲醇、过氧化氢和水混合在一起,接触我研制出来的一种催化剂,结果砰的一声,眼前出现一个大火球。”对那场爆炸,肖天存至今记忆犹新。
正是这场“爆炸”,让肖天存发现高分散的铂金在常温下,可以同时活化过氧化氢和甲醇,使其产生协同反应,生成氢气。这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突破,“当时在伦敦金融城引起了轰动”。
之后他进一步改进了这个技术,通过改变过氧化氢与甲醇的反应比例,将生产氢气转化为生产超高温蒸汽,同样令人瞩目。
由于评估认为肖天存的技术有工业应用价值,牛津大学专利转化公司帮他申请了专利。2004年底,牛津大学以肖天存的3项专利技术为核心,帮助他和格林教授成立了牛津催化剂公司。“公司在2005年拿到第一笔投资,2006年成功上市。”肖天存也完成了他从实验室科学家到公司创始人的角色转变。
以后见之明,反观当年的奋斗十分容易,但对当时的拼搏者来说,转变过程却非常艰难。肖天存当年不仅要在牛津大学对发明专利的两年保护期内找到应用机构,而且他对融资、股票、管理等完全不了解,马上到期的工作合同更是让周围的朋友为他的未来捏了把汗。公司能够成立,对肖天存来说,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回顾自己的创业路,肖天存感触最深的是“一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需要很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耐心。更重要的是,技术虽然会过时,但创新平台不会”。
作为催化国际联合实验室的学术带头人,肖天存研究员在实验室发挥着引领前沿技术研究的重要作用,而他在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方面的成功经验也必将使联合实验室在催化科学与技术在产业化的进程中加快脚步,并培养出催化研究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催化国际联合实验室立足于搭建开放式科研平台,推动催化科学与技术在产业背景下快速发展,主要从事:新型催化剂开发、吸附材料制备、理论与计算催化和能源化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此外,双方还将在研究生培养、研究人员访学、举办学术会议、申报国际项目、专利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撰稿人:周婷
原文链接://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7-05/15/content_1774549.htm